1.形容老人的四字詞語
老態龍鐘
老當益壯
皓首雄心
鶴發童顏
老馬識途
寶刀未老
返老還童
老而彌堅
老樹新花
老當益壯
精神抖擻
皓首雄心
精神矍鑠
老驥伏歷,志在千里
老謀深算
老牛舐犢
開國元老
老樹新花
老當益壯
開山老祖
波瀾老成
文章宿老
懸車告老
耆德碩老
青山不老
三朝元老
卻老還童
識途老馬
識涂老馬
望梅閣老
鶴發童顏
老馬識途
寶刀未老
返老還童
老而彌堅
老樹新花
老當益壯
精神抖擻
皓首雄心
精神矍鑠
老驥伏歷,志在千里
老謀深算:是形容老年人的成熟與老練
老牛舐犢
開國元老
老樹新花
老當益壯
開山老祖
波瀾老成
文章宿老
懸車告老
耆德碩老
青山不老
三朝元老
卻老還童
識途老馬
識涂老馬
望梅閣老
月下老人
文章宿老
鶴發童顏
老馬識途
2.描寫老人的四字成語
白發蒼顏 頭發已白,臉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出處:宋·洪邁《容齋五筆·白蘇詩紀年歲》:“白發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
白發朱顏 顏:臉色。頭發斑白,臉色通紅。形容老人容光煥發。
出處: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二折:“綠衣黃里顛倒用,白發朱顏喜怒看。”
白首同歸 歸:歸向、歸宿。一直到頭發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誼長久,始終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時去世。
出處:晉·潘岳《金谷集作詩》:“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白叟黃童 白頭發的老人和黃頭發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出處:明·無名氏《衣錦還鄉》第四折:“仰賴圣德仁慈,白叟黃童,焚香頂禮,俺永享快樂也。”
彩衣娛親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后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出處: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臥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于親側。”
滄浪老人 指隱者、漁父。
出處:《楚辭·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村夫野老 舊指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和老人。
出處:明·焦竑《玉堂叢語·行誼》:“周文襄公忱巡撫江南時,嘗支騶從入田野間,與村夫野老相語,問疾苦。”
扶老攜幼 攜:拉著,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出處:《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負老攜幼 背著老人,帶著孩子。形容百姓全體出動,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吳太伯傳》:“邠人父子兄弟相帥負老攜幼揭釜甑而歸。”
鶴發雞皮 鶴發:白發;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雞皮,蓬頭歷齒。”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
黃發垂髫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出處:《詩經·魯頌·閟宮》:“黃發臺背。”晉·潘岳《藉田賦》:“垂髫總發。”
黃發駘背 指長壽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黃發臺背”。
黃發臺背 指長壽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臺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臺,通“鮐”。
黃發鮐背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后常指老年人。鮐背;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黃發臺背”、“黃發駘背”。
出處:南朝·宋·宗炳《明佛論》:“雖復黃發鮐背,猶自覺所經俄頃,況其短者乎?”
黃童白顛 泛指老人與孩子。同“黃童白叟”。
黃童白叟 黃發兒童,白發老人。泛指老人與孩子。
出處:唐·韓愈《元和圣德》詩:“黃童白叟,踴躍歡呀。”
黃童皓首 泛指老人與孩子。見“黃童白叟”。
雞膚鶴發 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同“雞皮鶴發”。
雞骨支床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后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
雞皮鶴發 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
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雞皮,蓬頭歷齒。”
敬老慈少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3.描寫老人的四字詞語
白發朱顏 顏:臉色。頭發斑白,臉色通紅。形容老人容光煥發
白發蒼顏 頭發已白,臉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村夫野老 舊指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和老人。
鶴發雞皮 鶴發:白發;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皺,頭發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雞皮鶴發 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
龐眉皓發 龐:雜色;皓:潔白。眉發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黃發臺背 指長壽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臺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臺,通“鮐”。
黃發鮐背 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后常指老年人。鮐背;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黃發臺背”、“黃耈臺背”、“鮐背蒼耈”。
龐眉黃發 眉斑白,頭發黃。指老人。龐,用同“厖”。
龐眉白發 〖解釋〗龐:通“尨”,雜色。眉毛頭發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鶴發童顏
4.形容老人的詞語
原發布者:欣雅網絡科技
形容老年人的詞語
篇一:形容老年的成語【1】
白發紅顏
讀音:báifàhóngyán
釋義:頭發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
出自:宋·佚名《宣和畫譜·道釋四》:“(徐知常)舊嘗有痼疾,遇異人得修煉之術,卻藥謝醫,以至引年,白發紅顏,真有所得。”
白首相知
讀音:báishǒuxiāngzhī
釋義:白首:白頭發,引申為時間長。意謂老年知己。
出自:明·孫仁儒《東郭記·頑夫廉》:“君家朋友何須道,翻騰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發相知,按劍同袍。”
白首之心
讀音:báishǒuzhīxīn
釋義:老年時的壯志。
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遲暮之年
讀音:chímùzhīnián
釋義: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造句:痛思臣母遲暮之年,不幸身嬰殘疾。(《清朝野史大觀·第九卷·兩大文章》)垂暮之年
讀音:chuímùzhīnián
釋義: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出自:宋·張元干《廬川詞·醉落魄》:“年華垂暮猶離索。”
反老還童
讀音:fǎnlǎohuántóng
釋義:反: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出自:漢·史游《急就篇》:“長樂無極老復丁。”《舊唐書·宦官書》:“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復能返老還童。”風中之燭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姥爺,祝您永遠快樂健康,笑在
5.形容老人的四字詞語
老態龍鐘
lǎo tài lóng zhōng
【解釋】龍鐘: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出處】唐·李端《贈謝戴》:“交結漸時輩,龍鐘似老翁。”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用于人;也可比喻物體或動物。一般作謂語、狀語、定語。
【正音】鐘;不能讀作“zōnɡ”。
【辨形】鐘;不能寫作“腫”。
【近義詞】老氣橫秋
【反義詞】返老還童、老當益壯、生氣勃勃
【辨析】~與“老氣橫秋”有別:~用于老年人;指體態;是中性的;“老氣橫秋”不用于老年人;指神態;是貶義的。
【例句】他今年才50多歲;就一副~的樣子。
轉載請注明出處百年教育網 » 描寫對老人的四字詞語